英国正在建设数字身份CBDC基础设施,这一举措的时机引发了一些关于金融控制的问题。英国首相基尔·斯塔默在2025年9月已确认,数字身份证将在2029年之前成为强制进行工作权检查的必要证件。政府官方新闻稿如下所示:

与此同时,英格兰银行继续测试其数字英镑——一个支持交易控制的CBDC可编程货币系统。如果将其与英国产品上已经出现的碳信用评分追踪相结合,BritCard 监控国家基础设施开始类似于中国社会信用英国模式。
数字身份、CBCD 和碳积分:英国迈向中国社会信用的道路?BritCard 系统与英国数字身份证 CBDC 集成
英国数字身份CBDC系统通过强制性智能手机验证以及一些额外检查来运作。智库“工党联盟”(Labour Together)的BritCard提案实际上建议将每次身份检查记录在“事件日志”中,从而创建可搜索的记录,记录公民何时何地证明其身份。目前,约有400万合法移民已经使用强制性电子签证系统,并且该模式正在扩展到所有居民。
牛津 IT 顾问 Anna Best 向《卫报》表示:
CBDC、可编程货币和碳信用评分跟踪
CBDC可编程货币允许发行方设定消费条件,甚至限制实际使用范围。英格兰银行的数字英镑试点项目自2025年1月起启动,测试交易限额和商户限制。与现金不同,英国数字身份CBDC系统可以限制购买、设定到期日,甚至完全阻止交易。
一些英国零售商已经在产品上印制了碳信用评分跟踪标签,显示以下内容“占每日建议碳排放量的 3%。”当这与 BritCard 监控国家基础设施以及 CBDC 可编程货币相联系时,系统可以自动执行限制。
伦敦的工程服务规划师罗里 (Rory) 表示:
中国社会信用体系与英国的比较及安全风险
目前,将中国社会信用体系与英国进行比较并非完全基于假设,而是结构性的。中国的体系追踪行为、限制旅行,并将金融准入与合规性挂钩。英国的 BritCard 监控体系则通过“效率”消息传递,但技术基础设施支持相同的控制机制。
居住在丹麦的 36 岁软件开发人员亚历山大 (Alexander) 对这个话题发表了如下看法:
2025年4月,英国法律援助机构遭受网络攻击,数十万条记录泄露。爱沙尼亚的数字身份证系统常被誉为典范,但由于存在安全漏洞导致身份冒充,该系统在2017年不得不屏蔽76万张身份证。碳信用评分追踪层、央行数字货币(CBDC)可编程货币控制以及英国式的强制性中国社会信用验证,构建了一个未来政府执法不会面临技术障碍的基础设施。